游客
题文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⑴铝制品抗腐蚀性强的原因                      (     )反应;
⑵高温时碳还原氧化铜                     (        )反应;
⑶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碱性物质与氧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备新物质. C O 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易于血红蛋白结合,具有可燃性.请结合所学知识和CO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两个反应都能生成 C O ,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备 C O 选择反应②而不用①的理由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
①炽热的焦炭和水蒸气反应: C + H 2 O = 高温 C O + H 2 ②草酸晶体和浓硫酸供热: H 2 C 2 O 4 = H 2 S O 4 C O 2 + C O + H 2 O (2)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提纯 C O ,并用 C O 来还原氧化铜.请根据如图回答:

①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该同学的设计存在的一处明显缺陷是.用改进后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③装置 B 的作用是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是:装置 E 中固体颜色的变化为 C F

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

(1)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的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从图中选用仪器组合是(填序号)。

归类、分类、比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现有A﹣F六种物质,均是由 H C N O C l N a C a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七中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元素名称)
(2)A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的化学式为
(3)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D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成,E、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的化学式为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
(2)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
(3)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
(4)如图,向一定量 A g N O 3 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的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为反应。
②若溶液甲显蓝色,是因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的净化.向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入明矾,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液体过滤,得到略带颜色的液体。实验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水的组成.用如图1实验装置可以证明水的组成,检验 a 处气体的方法是
(3)水的用途.水是常用的溶剂.如图2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 1 ,若将 4 . 0 g 甲物质放入 10 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g溶液。
②若固体乙中混有少量固体甲,提纯乙的方法是:溶解、过滤。
③将 t 2 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 时,丙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