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的禁止为限。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禁止工人在某种工场工作,阻碍生产。——《拿破仑法典》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与《人权宣言》有何相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②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③试说明《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及重大历史意义。(2分)
(2) 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2分)
材料二 “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3) 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最先在哪一地区展开?(2分)
材料三 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他”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可以节约大量耕地,用以种植其他有着较大供需缺口的作物。
(4) 材料三中的“他”是谁?(1分)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评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
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到1957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就。(2分)
(3)材料二 小刚同学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列表如下,请你帮他完成

类别
内容
改革篇
农村: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A
20世纪90年代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B
开放篇
1990年开发与开放 C ,作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D
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7分)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1) 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不断书写传奇?(2分)
材料二

(2) 香港和澳门分别于哪一年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3分)
材料三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
(3) 材料三表明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什么原则?(1分)
材料四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演讲
(4) 依据材料三,指出习近平主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分)

(8分)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1) 新中国提出的成为指导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2分)
材料二 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材料中所指的是哪一届联合国代表大会?(2分)
材料三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双方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肯定这种“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是有益的”。
——《中国外交史》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中美两国
于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分)
材料四 2015年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确定于今年9月结合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互动交流,对于两国拓展合作,增进互信和有效管控分歧有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4) 材料四中,中美元首的会晤对两国将会有怎样的作用?(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6年我国农业发展简况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出现的两个急躁冒进的失误。(2分)
材料三: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年 份
项目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 624
20 370
102 398
421 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 826
7 073
28 762


(3) 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
益于哪一政策的实行?(3分)
材料四: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他”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可以节约大量耕地,用以种植其他有着较大供需缺口的作物。
(4) 材料四中的“他”是谁?(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