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谚语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与该谚语所反映的生产模式不相符的是( )
A.“五口之家,治田百亩” | B.“田夫蚕妾,牛郎织女” |
C.“千耦其耘,十千维耦” | D.“日出而作,自给自足” |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在这届博览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西门子发电机 | B.卡尔·本茨汽车 | C.贝尔电话机 | D.莱特兄弟飞机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D.巴黎公社的成立 |
马克思说:“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认为“现在”商业上的霸权的主要成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殖民掠夺与扩张 |
C.工业革命 |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
19世纪的英国,时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人们以分钟、秒为单位,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钟表的发明使社会观念发生变化 | B.工业革命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
C.资本家以秒来计算工人工资 | D.工业文明完全取代了农业文明 |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材料描述的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 B.西门子制成的发电机 |
C.戴姆勒制成的内燃机 | D.狄塞尔发明的柴油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