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从海带灰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A.称取3 g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 |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
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和水的混合物——漏斗 |
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 |
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C>A>B>D C.A>C>D>B D.B>D>C>A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 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速率无关 | 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依据物质的相关数据,可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利用物质的相关数据作出的相应推断不合理的是
A.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B.依据气体的摩尔质量,推断相同状况下不同气体密度的大小 |
C.依据物质摩尔质量,推断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
D.依据液体物质的沸点,推断用蒸馏法分离两种互溶液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可行性 |
我国成功研发出133Cs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一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一秒,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133Cs的质子数为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33Cs的核电荷数为133 |
B. 133Cs原子核内中子数与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3 |
C. 133Cs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133:6 |
D.铯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