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
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
二战后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关键因素是“二战”后美国()
A.工业产值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
B.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
C.是世界政治军事大国 |
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动发展。被称为支持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的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描写的应是( )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