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
|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
|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
|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 A.1127年的靖康之耻 | B.1644年的甲申之难 |
| C.1856年的天京变乱 | D.1935年的华北事变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或法制 |
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
| A.孔子 | B.荀子 | C.庄子 | D.墨子 |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寒食节也由以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下列对寒食节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体现古代的社会伦理准则 ②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④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线索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一体化 |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
|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 D.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