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我国四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状况,读图回答题。图示中a点对应的0——14岁人口比重约为( )
A、16.6% B 42% C 70% D 5%图中四点分别表示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则四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abcd B adcb C bcda D dacb关于我国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0——14岁人口比重降低,社会的抚养负担减轻,有利于经济建设
B 15——64岁人口比重正在提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C 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D 我国应健全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应对老龄化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1500-2500米 | B.南坡2500米以上 |
C.北坡500-2200米 | D.北坡2200米以上 |
甲河属于()
A.长江流域 | B.淮河流域 |
C.黄河流域 | D.珠江流域 |
乙河谷从成因来讲,属于()
A.流水侵蚀谷 | B.冰川谷 |
C.风力侵蚀谷 | D.断层谷 |
阿尔泰山的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且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生活在该地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每年的3、4月份,从准噶尔盆地出发,向着阿尔泰山挺进(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冬季牧场在()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四季转场的放牧过程中,最不缺水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热量高低 | B.降水多少 |
C.地下水深浅 | D.坡度大小 |
下图为北京市2014年10月28日08时至11月2日08时的露点温度及气压变化曲线。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从上图可以看出()
A.气压越低,露点越高 |
B.30日8时,北京气温高于5.7℃ |
C.气压白天高,夜间低 |
D.水汽含量越高,露点温度越低 |
冷空气影响北京的大致时间是()
A.30日8时 | B.31日8时 |
C.1日8时 | D.2日8时 |
读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甲 |
降水量 |
116 |
105 |
55.5 |
49.2 |
50.2 |
25.4 |
63.8 |
85.9 |
99.6 |
222 |
343 |
365 |
月均温 |
26.1 |
26.9 |
28 |
29.4 |
30.5 |
30.6 |
30.1 |
29.9 |
29.6 |
28.2 |
26.7 |
26.1 |
|
乙 |
降水量 |
58.2 |
72.7 |
128 |
245.6 |
392.4 |
184.9 |
121.9 |
119.5 |
245.4 |
365.4 |
414.4 |
175.3 |
月均温 |
26.6 |
26.9 |
27.7 |
28.2 |
28.3 |
27.9 |
27.6 |
27.6 |
27.5 |
27 |
26.7 |
26.6 |
对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夏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
B.甲地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 |
C.乙地冬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
D.乙地的年降水量多于甲地 |
下列选项中,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与乙地最相似的是()
A.孟买 | B.新加坡 |
C.伦敦 | D.罗马 |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半年 |
B.②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
C.①河冬半年易出现凌汛现象 |
D.流速①河较②河慢 |
“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 |
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 |
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 |
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 |
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
A.地势较高 | B.地形平坦 |
C.降水较少 | D.风沙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