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甲 |
降水量 |
116 |
105 |
55.5 |
49.2 |
50.2 |
25.4 |
63.8 |
85.9 |
99.6 |
222 |
343 |
365 |
| 月均温 |
26.1 |
26.9 |
28 |
29.4 |
30.5 |
30.6 |
30.1 |
29.9 |
29.6 |
28.2 |
26.7 |
26.1 |
|
| 乙 |
降水量 |
58.2 |
72.7 |
128 |
245.6 |
392.4 |
184.9 |
121.9 |
119.5 |
245.4 |
365.4 |
414.4 |
175.3 |
| 月均温 |
26.6 |
26.9 |
27.7 |
28.2 |
28.3 |
27.9 |
27.6 |
27.6 |
27.5 |
27 |
26.7 |
26.6 |

对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地夏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
| B.甲地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 |
| C.乙地冬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
| D.乙地的年降水量多于甲地 |
下列选项中,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与乙地最相似的是( )
| A.孟买 | B.新加坡 |
| C.伦敦 | D.罗马 |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
| A.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半年 |
| B.②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
| C.①河冬半年易出现凌汛现象 |
| D.流速①河较②河慢 |
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数量 |
| B.城市的用地规模 |
|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D.特大城市数量 |
有关气候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
| B.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
| C.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大城市分布 |
| D.城市多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张教授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活动 |
| B.李老师暑假期间到桂林旅游 |
| C.刘同学湖南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定居 |
| D.王先生今年五月到香港出差 |
人口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
| A.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现代社会 工业时期 |
| B.农业时期 原始社会 工业时期 现代社会 |
| C.工业时期 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现代社会 |
| D.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工业时期 现代社会 |
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
| A.河口三角洲 | B.河流汇合处 |
| C.冲积扇平原 | D.河流发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