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梁启超在新闻报刊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焉。”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科第出身人士不再被重视 |
B.晚清以来,提倡和传播西学已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 |
C.庚子事变后,民族自信心丧失,媚外已成社会风尚 |
D.戊戌变法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大夫改习西学以为进身之阶 |
康乾时期,苏州账房“散发丝径,给于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账房为生”。这种现象表明
A.当时手工工场失去独立发展的条件 |
B.账房就是手工工场主的财务管理机构 |
C.商人打人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
D.账房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的“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后果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 B.农民购买力低,缩小了商品销售市场 |
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 D.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 |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
①松江棉纺织品生产超出自给自足范畴②松江棉纺织业内部生产分工明确、普遍 ③松江棉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松江已发展为棉纺织业生产中心城市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大抵杭州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外至观桥下,无有一家不买卖者。”这说明
A.北宋东京商业呈现繁华景象 |
B.南宋临安商业繁荣 |
C.元朝时南方商品经济活跃 |
D.明朝中后期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以前的氏族公社,主要表现是
A.原始文字起源 | B.原始农业发达 |
C.原始手工业兴起 | D.贫富分化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