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 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哪里”。⑥微:如果没有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从乡之先达执经问请教 B.主人日食两次
C.然,卿不朕欺诚实 D.指其书有的人

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坐客谁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B.当余从师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濂具实对计日
D.或指书曰门人弟子填

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联系文中事例,具体分析一下【甲】【乙】两文各反映了宋濂哪些可贵的品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新 柳  唐代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请作简要赏析。 (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①李士衡:当时在昭工馆为官。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俱:一起。④遗(wèi):给予。⑤委:委托。⑥缣帛(jiānbó):丝织品。藉:垫。⑦更不暇拣择:没有时间去拣择。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与之俱使高丽()②船倾覆()
③舟人大()④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
⑵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

A.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B.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C.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D.屠惧,投以骨(《狼》)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
翻译下列句子。
⑴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⑵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选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赛跑定案
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5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释】:①老姥(mǔ):老妇人②唱贼:呼喊捉强盗。古代“贼”:强盗。③融:符融,晋朝人。④凤阳门:当地的一座城门。⑤正色:神情严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路人为逐之禽:俱送之乃:
③可二人并走:④盖因贼若走善:
选出与例句“路人为逐禽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至之市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驱之别院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2)宁信度,无自信也。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符融是个的人。
我们学过的《郑人买履》中的郑人是个的人。

根据《晏子使楚》和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人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rěn):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去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之辞者也() (2)王曰,何()
(3)晋平公与群臣饮,饮 ()(4)非君人者之言也 ()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晏子将使楚/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吾欲辱/送杜少府任蜀川
C.今民生长齐不盗/师旷侍坐
D.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莫乐为人君 。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①退:回去。②释:放下。③皆:全,都。④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划一处)
(1)盖 一 癞 虾 蟆 也。
(2)光 持 石 击 瓮 破 之。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出神数十
③闻讲《左氏春秋》,爱④群儿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内容探究。
(1)请写出从甲文中引出的成语:;乙文划线句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
(2)分别说说甲、乙两文的主人公各有哪些特点?
甲文:
乙文:

阅读《苏秦止孟尝君入秦》,回答下面问题.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臣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八月,降雨下,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注释】选自《战国策·齐策》①孟尝君:即田文,齐国宗亲。②人事:人世间的事情。③淄:淄水④土偶人:用泥土捏的人;桃梗:用桃木枝刻的人。⑤挺:揉捏。⑥四塞:四面都有要塞。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者千数而弗听(2)不敢言人事也
(3)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4)孟尝君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人 事 者 吾 已 尽 知 之 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
苏秦是如何说服孟尝君不要入秦,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