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唐宋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清军入关后,东北地区加快开发
C.长期战乱是自然植被退化的根本原因
D.我国的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向全国扩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模型为农业灌溉工具,其最早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曹魏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 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C.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A.时装 B.欧共体
C.欧元 D.欧盟宪法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