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 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 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 |
| 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 | D.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 |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怪物”是指
| A.邦联体制的国家 | B.联邦体制的国家 |
| C.君主立宪制国家 | D.民主共和制国家 |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④“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 | D.③④ |
底特律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2年美国最悲惨城市。曾经有200万人口的底特律,现在只剩下70万人口。你认为底特律的衰败对它所在的密歇根州在政治方面可能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总统候选人的产生 | B.参议员席位分配 |
| C.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的产生 | D.众议员席位分配 |
2012年12月18日,从英国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右图)。按照英国的惯例,下列各项推断最有可能成立的是 
| 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时代已经结束 |
| B.英国国王成为议会决策者中的重要一员 |
| C.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各个政党的公共领袖 |
| D.英国国王出席内阁会议但却没有决策权 |
法国杰出雕塑家罗丹于1875年完成了其不朽的名作《思想者》,作品中的人物仿佛陷入深深的沉思。“思想者”在思考什么?长期以来,学者们发出了强烈的好奇和苦心的研究。下列研究课题可以成立的是 
| A.思考普法战争给法国带来的巨大创伤 |
| B.思考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在巴黎召开对法国的影响 |
| C.思考法国戴总统高乐提出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含义 |
| D.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对法国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