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
②图甲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③有图甲(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④将石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2)塑料尺是同学们常用的学习用具,利用它可以做很多实验。

①如图所示,用塑料尺测得物体A是_________cm.
②用塑料尺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这是为了研究声音的___________与频率有关。
③用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小球时,小球会被________(吸引/排斥)。
④塑料尺不容易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
⑤如果让塑料尺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塑料尺的运动越来越快,这是因为力能_______(改变/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分子的运动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在长木板上做  运动,由  的知识可知,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改变木块上砝码的数量,测出滑动摩擦力;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重复以上实验,将所有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第5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如图(戊 ) 所示;

实验次数

砝码的个数

接触面材质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N

1

0

木块 - 长木板

0.3

2

1

木块 - 长木板

0.4

3

2

木块 - 长木板

0.5

4

0

木块 - 棉布

0.6

5

1

木块 - 棉布

6

2

木块 - 棉布

1.0

(2)由甲和丁,乙和戊,丙和己三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由甲、乙、丙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3)有同学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如图2所示,请说一说这个方案的好处:  。(说出一条即可)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 ) 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 50 ° C 左右开始,每隔大约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 4 ~ 5 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 ) 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2)图中 C 点物体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3)图中 B 点物体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图中 D 点物体的内能;

(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  .(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1)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  (选填“ 5 mm ”或“ 2 mm ) 厚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去承接这个像,发现白纸上找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 A 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 A 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中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3)比较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格子数,并记录下来,移动蜡烛 A ,重复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关于深海的探究,对一个国家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图是我们自行研制的水下智能潜航器,其外形与潜艇相似,相关参数为:体积 2 m 3 、质量 1500 kg ,最大下潜深度 5000 m ,最大下潜速度 10 km / h (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 ρ 1 . 0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 。求:

(1)某次执行任务,当潜航器下潜到最大深度时所受的海水压强。

(2)潜航器以最大下潜速度匀速竖直下潜至最大深度所用的时间。

(3)潜航器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

某城市正在大力发展包括无人机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递行业的一些公司积极尝试无人机送货,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载着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5 m ,该货物质量为 3 . 6 kg 。求: ( g 10 N / kg )

(1)货物所受的重力为多少?

(2)提升过程中对货物所做的功为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