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学习了焦耳定律Q=I2Rt后,他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继续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瓶内电阻丝的长度、粗细都相同。
(1)他将电路设计成并联的目的是 。
(2)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显示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的: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你列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瓶中用煤油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
(4)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控制电压一定外,还要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
(5)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在相同时间内甲瓶内的电阻丝放出的热量较多,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甲乙两电阻的阻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甲/乙)。
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块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______能。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_________(填“大”或“小”),再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该像比原来的像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
。
(3) 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
。
(4)可见,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把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先后放在软泡沫塑料的表面上,出现三种不同情况,如图13—7所示,比较三种不同情况下泡沫塑料表面的压痕,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1)甲图和乙图表明,在 _____相同时,_____越小,压强越 _____.
(2)乙图和丙图表明,在 _____相同时, _____越大,压强越 _____.
彤彤很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她用天平(带砝码)、一个干净的带盖子的空塑料瓶和水,进行了测量。请你将她的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主要实验步骤:
(1)她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当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她应该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移动
(填“左”或“右”),使天平达到平衡;
(2)用天平测量出一个干净空瓶子(带盖子)的质量是m1;
(3)用天平测量出装满水的瓶子(盖紧盖子)的总质量是m2;
(4)用天平测量出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牛奶的密度
ρ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