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不法商人经常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弱点设置“陷阱”,欺骗消费者。常见消费者的心理弱点如:轻信精美广告及其“诱人”的承诺;轻信“名牌”“名店”;轻信“进口产品”;轻信“打折”“促销”“跳楼价”;求购心切,没有认真挑选;贪小便宜心切,结果上了大当;一叶障目,冲动购买;受害后嫌麻烦,算了。
材料二 市场调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供市场信息,避免企业在拟订营销策略中出现失误。市场调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现状、特点以及变化趋势。
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法商人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哪些心理弱点?
(2)从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企业为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应该如何做。
辨题: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井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结合材料,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二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结合材料二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辨析: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只要经济上去啦,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发展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定于2008年9月27日-29日于济南会场,9月26日-28日于济宁会场,举办2008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从文化的实质角度思考最近几年山东省为什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