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国人前往某城市旅行,搭火车要先取得通行许可证明,才能买车票;到了目的地,看到满城尽是脚踏车;在路边摊买烧饼时,摊贩向他要粮票。这位观光客见到的景象最可能在
| A.1919年的上海 | B.1936年的南京 | C.1955年的香港 | D.1970年的北京 |
1957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突然提出苏联人均肉类产量在1960~1961年赶上美国。州委第一书记拉季奥诺夫提出本州在1959年一年内出售给国家的肉类数量增加二倍,深受赞赏。1959年底拉以弄虚作假手段宣告“完成”指标,不久骗局被揭穿,自杀身亡。这表明
| A.赫鲁晓夫根本性的变革造成了“浮夸风” |
| B.赫鲁晓夫的超越计划是不现实的 |
| C.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柜架 |
| D.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赶超计划严重脱离苏联实际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沉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局面 |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
|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
|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
| C.合理吸引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
|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下表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 年份 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 (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
39.79 |
22.13 |
35.55 |
44.24 |
表格中的数字所反映的信息有()
战争使俄国的农业遭到破坏
②1921年苏俄工农联盟受到削弱
③农业生产到1925年基本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维新派指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而通过维新变法中国并未摆脱封建落后状态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其主要原因是“今日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初步发展 |
| B.近代西方详论尚未系统介绍进来 |
| C.尚未出现影响浣的思想解放运动 |
| D.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