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2009年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回答题。

造成华北地区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准静止锋
C.高气压
D.暖锋

监测干旱发展动态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7年4月10日,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在盱眙观测站用刚安装不久的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据此完成两题。
4月11日,科研人员测量显示出这颗近地小行星在星空中以每天0.54度的速度快速移动。这颗近地小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地球相比
A.公转角速度快 B.距离太阳近
C.公转周期长 D.公转轨道短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天象观测环境比建站初期明显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A.水污染加剧 B.光污染加重
C.臭氧层破坏,紫外辐射增强 D.酸雨腐蚀增强

甲、乙、丙代表三省区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下图中a、b、c分别为三大产业的产值,据图判断两题。

三个省区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江苏  陕西  西藏         B.西藏 江苏 陕西
C.陕西 江苏 西藏          D.陕西 西藏 江苏
据2006年人口统计,乙省区的人口死亡率高于丙省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B.居民的营养水平低
C.老年人口比例较大         D.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多

读世界两个国家局部示意图,回答三题。

1.对甲、乙两城市所在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均与暖流有关 B.两国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两国东岸附近海域都有寒流流过 D.甲国气温年较差远大于乙国
2.甲城和乙城的气候类型相同,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A.水果和灌溉农业区、混合农业 B.小麦和林牧业、小麦—牧羊带
C.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水果和灌溉农业区、粗放牧羊业

根据下列三幅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综合治理的措施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地主要治理土地盐碱化和荒坡荒地的开发
B.乙地以酸雨的治理和石漠化的防治为主
C.丙地以湿地的保护和赤潮的防治为主
D.三地面临同样的问题是能源和资源紧张问题
(2)有关三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农业发展条件优于乙地 B.乙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丙地
C.丙地立体农业发展条件最为优越 D.三地都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下面四幅图为1米长的标杆在①②③④四个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所测得的正午影长,据此回答(1)~(2)题。

(1)四个观测点按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2)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四个观测点的昼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