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欧洲流行一句谚语:“德国是教皇的乳牛。”该谚语最能说明( )
| A.德国是天主教的信仰区 | B.教皇在德国势力相当大 |
| C.德国完全受教皇的控制 | D.教皇对德国的剥削沉重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被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地区分布不平衡 | B.工业结构不合理 |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军阀割据混战 |
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强 |
|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增广贤文》中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如果用此句来形容“洋务运动”,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 D.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
“电”被誉为“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句话最能说明
| A.电已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 B.电使人类从生产中解放出来 |
| C.科学技术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 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戴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英国通史》。据材料,你能得出
| A.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 C.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影响很大 |
| D.火车的发明使人们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