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 |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
C.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复兴经济 |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
交通运输也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下列对我国近代交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1888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在上海建成通车 |
B.京张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 |
C.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诞生,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重要表现 |
D.1942年京沪段航空线试飞成功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措施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
B.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 |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D.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的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建立的政府是军人的革命政府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高速发展 |
C.一战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
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这两个人是因为
A.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工业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
B.他们都创办近代民族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C.他们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D.他们都主张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