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能 | B.地热能 | C.风能 | D.生物能 |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3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 B.12℃ |
C.10℃ | D.8℃ |
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B点的昼长是()
A.4小时 | B.8小时 |
C.6小时 | D.10小时 |
该图所示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
C.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 D.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
若A点所在的经线为600E,则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是()
A.1∶11 | B.10∶1 |
C.1∶12 | D.8∶1 |
读下图为上海(121°30´E、31°13´N)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正午太阳光线和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面积最大的组合是()
A.①春分 | B.②夏至 |
C.②秋分 | D.③冬至 |
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上海中午太阳高度和昼夜状况正确()
A.58°47´昼夜等长 | B.58°47´昼短夜长 |
C.31°13´昼长夜短 | D.31°13´昼夜等长 |
正午太阳光线为①时,该地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
A.12:00、12:00 | B.12:00、11:54 |
C.12:06 、11:54 | D.11:54 、12:00 |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 B.地壳和上地幔 |
C.软流层及其以上的部分 | D.地壳 |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4日21时11分成功着陆,15日4时35分“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玉兔”将进行拍照、采样、探测等工作,这是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直接探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嫦娥三号着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伦敦夕阳西下 | B.纽约(西五区)烈日当空 |
C.悉尼(东十区)旭日东升 | D.乌鲁木齐夜幕降临 |
“玉兔”在月球上的新生活中,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高低不平的地形 | B.蔚蓝色的天空 |
C.较大的昼夜温差 | D.强大的太阳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