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完成题。图信息显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 | B.3级 | C.4级 | D.5级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 B.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
C.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等级低 |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读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原因可能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③劳动力缺乏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1985年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 D.工业稳步增长 |
近年来,本地区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读下图,“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2004年)”,完成: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关于①、②、③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干旱或高寒区,所以第一产业比重小 |
B.②自然条件优越,所以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
C.③交通便利,生产力水平高,二、三产业比重大 |
D.①沿海区位,交通便利,历史基础好,二、三产业比重大 |
分析江南某省某乡农村面貌的变化表,完成:
1990年概况 |
2000年概况 |
丘陵为主,土壤贫脊 |
修建水库,引水入乡,营造湖岛风光 |
粮食种植为主 |
淡水养殖及加工式为主 |
砍伐林子,水土流失 |
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茵 |
文化生活单调 |
“渔村一日游”的项目十分火爆 |
外出打工者众多 |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众多 |
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
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 |
根据1990年至2000年该乡的发展状况,判断2009年该地区最可能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B.工业化阶段 |
C.后工业化阶段 |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改变 | B.产业结构的变化 | C.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 D.旅游业的发展 |
该乡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加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A.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 B.劳动力丰富 | C.旅游业的发展 | D.周边山区森林广布 |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据此完成:划分这四类区域的依据是
A.单一指标 | B.自然指标 | C.综合指标 | D.人文指标 |
这四类区域
A.区位特征相同 | B.优势特色相同 | C.开发措施相同 | D.各有相似的内部特征 |
下图为沿60°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后完成12一13题。符合图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是
A.E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军事工业的集中区 |
B.F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
C.②一⑤各河皆属于北冰洋水系 |
D.G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
图中经度60°附近是
A.科迪勒拉山系 | B.乌拉尔山脉 | C.大高加索山 | D.兴都库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