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江南某省某乡农村面貌的变化表,完成:

1990年概况
2000年概况
丘陵为主,土壤贫脊
修建水库,引水入乡,营造湖岛风光
粮食种植为主
淡水养殖及加工式为主
砍伐林子,水土流失
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茵
文化生活单调
“渔村一日游”的项目十分火爆
外出打工者众多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众多
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

根据1990年至2000年该乡的发展状况,判断2009年该地区最可能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后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改变 B.产业结构的变化 C.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D.旅游业的发展

该乡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加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A.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B.劳动力丰富 C.旅游业的发展 D.周边山区森林广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图1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若图1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②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B.①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C.②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①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若图1表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且乙表示变质岩,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为沉积岩 B.丙可能为岩浆
C.②不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D.①可能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读图,回答1~3题。

此时,太阳直射在:

A.90°W,15°S B.90°E,15°S
C.90°W,23.5°S D.90°E,15°N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A.90°W一135°W一180° B.O°一l20°E一180°
C.90°E一120°E一180° D.90°W一180°一90°E

此刻: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北半球白昼变长
C.塔里木河可能处于断流的季节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9年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2009至2010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当中山站的各项工作步入平稳轨道后,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综合队将乘坐“雪龙”号再次启程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读图,完成1~2题。

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A.19小时 B.21小时 C.22小时 D.24小时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

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下图为“某大河流域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关于图中所示地区地质、地貌和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B.①地地下有可能找到石油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D.从甲到乙,地层形成年代越来越老

若在图中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盐度升高,生态破坏
B.河口滩涂面积增速变缓
C.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严重
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增大,洪涝灾害加剧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冬季有凌讯现象
B.该流域自然带呈现明显的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该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D.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