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翻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北京报纸,发现革命前对老百姓的“子民”、“蚁民”、“贱民”等称呼,在革命后被“国民”、“公民”等词语所代替。他由此对辛亥革命的意义有了深入理解,其中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C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D使人民完全获得言论自由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
B.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
D.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
A.不敢大胆追求物质享受 |
B.仍然是强调神和神性 |
C.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
D.影响局限于文学艺术 |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
在古希腊,泰勒斯推测万物始源于水,因为液体、固体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因为火非常活跃,能转变成万物。这反映了()
A.哲学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探索 | B.西方理性精神开始萌发 |
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的认识 | D.二者所得结论荒诞不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