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8世纪,雅典、斯巴达等城邦逐渐发展起来,雅典是最大的城邦,面积才不过有1000平方英里,鼎盛时期人口约为40000人……各城邦在彼此分立的同时,又频繁交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希腊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使得雅典这些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贸易活动频繁……雅典等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依山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听演讲时,国家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1)材料一中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时,为什么国家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呢?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雅典城邦具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2)材料二源自于欧洲哪部法律文献?指出据此文献该国建立了何种政治体制?其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确立共和制的?
材料四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美国的“费城制宪”制定了哪一部法律文献?并由此确立了哪些“新体制”和原则来维护民主的?该文献规定总统与国会各行使什么权力?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教训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摘自《明史》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摘自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当时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朝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军需房后来发展为什么机构?其成立的直接原因?
(4)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
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
得开脱别给奖叙。
——《辛丑条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在中国取得的特权。其它列强是否可以享有?说明理由。(5分)
(3)材料三中列强对中国官吏的要求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4)三个条约各是什么时候签订的?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9分)
阅读下列材料: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得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三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关心维护一个强大的民族主义的波兰……一支强大波兰陆军的存在意味着大大改善德国的处境;波兰部署在俄国边界一侧的陆军师节省了德国相应数量额外的军事开支。
——1939年1月5日希特勒与波兰外长贝克的谈话
材料四……布拉格的情况是不能容忍的。……然后将轮到波兰。……至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它们当然属于德国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间。……到1940年和1941年德国将一劳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敌——法国进行清算。……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我们将以英法两国在美洲的领地为基地,同美国……进行清算。
——1939年3月8日希特勒在德国政、经、军界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五……不论德苏协定属于什么性质,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并且决心加以履行。……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将是所能出现的最大灾难。……我看不到德波之间有什么问题不能够以及不应该通过和平手段得到解决。我们已经准备并将一直准备协助创造条件来进行这种谈判……
——1939年8月22日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
请回答:
(1)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缘于何事?张伯伦和丘吉尔在观点上有哪三点不同?
(2)希特勒的两个讲话,其中哪一个给了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以最好的回答??那么,另一个讲话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
(3)与张伯伦的辩词相比较,他写给希特勒的信反映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帐,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在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
(2)材料二中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产生的矛盾和斗争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