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图,完成题。

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
| 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 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
| 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
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________阶段( )
| A.Ⅰ | B.Ⅰ和Ⅱ | C.Ⅱ后期和Ⅲ | D.只有Ⅲ |
读下图,回答下题。
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 A.德干高原 | B.巴西高原 | C.黄土高原 | D.伊朗高原 |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座水库,某日两个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
|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
|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是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小题。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季风 | D.海陆位置 |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
|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
|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
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自2012年9月18日起,入夏以来的最强台风袭扫我国东南各省。22日,台风刚过,一股较强冷空气又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受此影响,我国南方各省集体入秋。据此回答下题。
19日,登陆后的台风中心经过了我国南方某地,继而在23日该地又迎来冷空气过境。下图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