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 )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 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 | D.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
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
B.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完成的 |
C.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
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于1990年,到2003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已圆满完成。请问,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测定的染色体是
A.22对常染色体+XY染色体 | B.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 |
C.22对常染色体+X染色体 | D.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的历程中,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注射“活R菌+加热杀死的S菌”,由于S菌已经被杀死,所以小鼠不会得病 |
B.想探究遗传物质到底是蛋白质还是DNA,必须把两种物质分开研究 |
C.用35S标记噬菌体,培养、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
D.将S菌的各种物质分别和活R菌一起体外培养,不会出现活S菌 |
假设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A.0 | B.25% | C.50% | D.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