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据此回答题。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 000 | B.10 000 |
C.6 000 | D.4 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据此回答问题。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A.土壤盐渍化 | B.洪涝灾害 |
C.人口密度变化 | D.生物物种增加 |
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疏浚河道
②退耕还湖
③扩大水田面积
④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人为原因有
①普降暴雨
②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
③上游植被破坏
④江堤失修或筑堤质量差
⑤中下游地区河道弯曲
⑥中游围湖造田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③④⑥ | D.④⑤⑥ |
衡量洪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城市用地规模
②自然资源破坏程度
③社会经济情况
④人员伤亡情况
⑤环境遭受破坏程度
⑥财产损失数量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②④⑤⑥ |
图2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题。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A.海水入侵 |
B.地下水位下降 |
C.径流量减少 |
D.水土流失严重 |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破坏植被 | B.沙尘暴盛行 |
C.实施南水北调 | D.过量开采地下水 |
与该问题相关联的灾害是
A.地震 | B.滑坡 | C.地面沉降 | D.泥石流 |
下列各组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的是
A.旱灾—寒潮—生物灾害 |
B.暴雨—山洪暴发—泥石流 |
C.旱灾—森林火灾—鼠灾 |
D.滑坡—地震—全球气候变暖 |
图1为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序号表示的自然灾害依次是
A.泥石流、地震、飓风、旱灾 |
B.寒潮、滑坡、洪涝、风暴潮 |
C.地震、火山喷发、洪涝、旱灾 |
D.地震、台风、火山喷发、洪涝 |
图中灾害可能直接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
B.②目前无法进行监测 |
C.③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D.④只能造成人员伤亡 |
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①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②2004年印度洋海啸
③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
④2008年汶川大地震
⑤2012年克什米尔无人地区冰川雪崩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海洋灾害的是
A.风暴潮 | B.滑坡 | C.暴风雪 | D.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