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区域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2)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3)列举M地形区在农业和工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治理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2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比较项目
内容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矿产资源

(2)比较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美国东北部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
当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转型阶段
农业结构
以畜牧业为主

交通

铁路运输发达,内河水运不发达
城市化水平


(3)填写图2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4) 图3为图2中A—B一线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变化图,根据图2和图3可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总体特点是,图3中C地的年降水量大约为mm。(3分)

(5)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3中①、②、③地合适的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①;②;③

读我国某区域图(甲图),并结合“A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城市名称是。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
(2)经过A城市的铁路干线是。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3)图甲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为
(4)图甲中B为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
(5)结合图乙,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近5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

材料二: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即:CV=距平数/平均数×100%,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1)简述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近50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
(2)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中,防洪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什么(自然)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图是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

(1)北京地方时是
(2)这一天是_____(日期)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纬度是_____
(3)此时,北京处于()

A.未日出 B.刚刚日出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刚刚日落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A.20°N, 30°E    B.25°N, 25°E
C. 23.5°N, 60°W  D. 40°S, 120°W
(2)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或日期。

(3) 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附近。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 (a、b、c、d) 段。


(5) 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