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 )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C.开始向西方学习 |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 B.主权在民 |
C.以民为本 | D.道法自然 |
“美国的政治精英始终将美国妆扮成“世界各国的民主自由楷模”,是“世界新秩序的领导者”。正如戴维·兰普顿所说的,“美国人最支持这样的外交政策,实施这一政策能令人信服地既服务于美国的利益又能服务于美国的理想”。美国政治精英们构筑的理想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A.维护和推进美国利益价值观 |
B.干预他国内政追求单极霸权 |
C.终结全球范围内的极权制度 |
D.为世界确定民主与人权标准 |
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列对历史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概念 |
理解 |
|
A. |
门阀政治 |
东晋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状态 |
B. |
中体西用 |
以中国的政治制度为根本,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为辅助 |
C. |
斯大林模式 |
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
D. |
经营者革命 |
二战后资本主义企业经营股票分散化的趋势 |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
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
D.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
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其中原材料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75%,逆差高达519万英镑。这表明当时()
A.英国技术革新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
B.联邦政府尚未真正成为强有力的国家机构 |
C.美国政治和经济仍然依赖于英国 |
D.美国经济仍未摆脱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