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国内知识界的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论定朝鲜战争是义战”。这些观点的本质是( )
| A.认定战争是推动文明的根源 | B.坚持认为战争可超越国家利益 |
| C.以狭隘地区观总结战争性质 |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
八国联军侵华表现出帝国主义侵略新的特点,由于中国人民的抵抗瓜分已不可能实现,进而转为政治控制,以华治华,表现在《辛丑条约》中的是:()
A.巨额赔款9.8亿两白银 B.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C.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D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屈辱求和,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被破坏,体现的条款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2100万银元
③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
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
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
|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该图是某博物馆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
|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