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材,庶可救其不逮。”材料表明范仲淹强调
| A.科举制应以辞赋取进士 | B.科举制考经邦济国之术 |
| C.改革以发展经济为核心 | D.科举制导致“天下乏才” |
台湾学者王尔敏在《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创造的产 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明清以来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 多,最值得投人心智,探索研究。下列关于明清庶民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
| A.明清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工商业的繁荣密切相关 |
| B.“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反映了明清时期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
| C.庶民文化作为下层民众文化,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
| D.明清时期的小说、京剧和文人画等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 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 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 A.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
| B.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
| 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
| 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 B.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
|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
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中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A.金田举事 | B.定都天京 | C.颁布纲领 | D.天京变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