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2年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对该青铜器的发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遂公盨及铭文拓片
| A.证明了大禹存在的可能性 | B.有助于研究中国“德治”思想 |
| C.丰富了甲骨文的研究资料 | D.有助于了青铜器的生产水平 |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事即君主立宪制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
|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
“中国文武制度迥异外洋獉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庶几取外人知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于相形,斯可有备无患。”以上最有可能是谁的观点
| A.林则徐 | B.李鸿章 | C.梁启超 | D.陈独秀 |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_______, 材料是:________
|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
|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 D.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和科学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A.科学技术决定论 |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
|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下侧是一份售书广告,其中最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⑤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