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这一材料
| A.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 B.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
| C.描述了全国各省份独立的概况 | D.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
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 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 |
| B.公元前214年,王某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 |
| 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 |
| 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
秦始皇被不少史学家视为“千古一帝”。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开创的“第一”的有()
①第一次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②第一次进行全国文字统一工作
③第一次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④第一次组织统一的科举考试
|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如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文字史实大都带有主观因素 |
|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
|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受审人员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对中国和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这次军事审判的重要法律依据是()
| A.《凡尔赛和约》 | B.《洛迦诺公约》 |
| C.《国际联盟盟约》 | D.《非战公约》 |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曾说:“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英美盟军在欧洲发动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
| A.巴巴罗萨计划 | B.霸王行动 |
| C.海狮计划 | D.“火炬”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