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
A.水 | B.煤油 | C.沙子 | D.泡沫灭火剂 |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它位于碱金属族,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锂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碱金属单质都需要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③锂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
④锂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的相同
⑤“类钫”单质是强还原剂
⑥“类钫”在化合物中是+1价
⑦“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l g·cm-3⑧“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A.①②④⑧ | B.①②③⑦ | C.③④⑤⑧ | D.①③④⑦ |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
B.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
C.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
D.某纯净物在常温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
B.我国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核素131 53 I和137 55Cs的中子数不等 |
D.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
一定量的镁铝合金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3.36L氢气。若将等质量的该合金完全溶于稀硝酸,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L的NO(气体的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1.4g | B.16.5g | C.8.7g | D.9.7g |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的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Al3+、Mg2+、NH4+、Cl- | B.肯定有Al3+、Mg2+、HCO3- |
C.肯定有K+、HCO3-、MnO4- | D.肯定有Al3+、Mg2+、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