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73年,世界在忙碌什么?》一文这样写道:16世纪中叶,在玻利维亚中南部海拔5000米的波托西山发现了富有的大银矿,贪婪的西班牙人雪片般纷至沓来,引起了震动全欧洲的持续两个世纪之久的“白银热”,高原之城波托西也随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当时全欧洲出现“白银热”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 B.殖民掠夺的必然结果
C.地理大发现的推动 D.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位同学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附图,这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1953—1956年过渡时期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来是康姆去是够”(come,go),“好度由途叙阔情”(how do you do)等,据此说明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包括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传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上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

A.公司变成工人所有 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
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 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

该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