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 B.五四运动 | C.五卅运动 | D.一二·九运动 |
《诗经》说:“大邦(大国、诸侯)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 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 |
| 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相互依存 | 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
|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 16.38公斤),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
| C.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17世纪到19世纪,细胞学说、进化论等生物学成就取得的社会条件包括
①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受到冲击 ②重视实践崇尚理性观念形成
③西方社会普遍抛弃神创学说 ④工业进步提供的需求和条件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图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形势图。下列各项事件发生于这个时期的是
| A.美国确立联邦共和制 | B.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
| C.英国进行工业革命 | D.德国完成国家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