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
A.征收所有余粮 | B.废除各种农业税 | C.允许商品买卖 | D.取消自由贸易 |
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 B.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理性、公平、重视证据 |
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撩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的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
B.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
C.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
B.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
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
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