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瀛环志略》 | D.《中外纪闻》 |
18世纪中后期推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 B.海外市场需求的扩大 |
C.对外投资办厂的需要 | D.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 |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的影响 | B.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
C.世界市场的形成 |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 B.垄断组织的出现 |
C.圈地运动的推进 | D.民主制度的确立 |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 | B.殖民战争 |
C.资产阶级革命 |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在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以下哪一国家长期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德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