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晚的“对联征集”出了一个上联:“《游子吟》《乡 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你认为下列叙述可能与《静夜思》作者相符的场景是( )
A.从白帝城回江陵时付给船家“交子” | B.独酌之后欣赏《女史箴图》摹本 |
C.收到汪伦送的一套唐代青花瓷酒具 | D.参加殿试,受到武则天的亲自接见 |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9条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该法令说明古罗马( )
A.利用法律调解公民之间纠纷 | B.通过法律维护公民私有财产 |
C.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市容市貌 | D.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 | B.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
C.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 D.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不力 |
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
A.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古代罗马人关于“法”留下了很多论述,其中体现了“法治”原则的是()
A.一切法律都和人或财产有关 |
B.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 |
C.我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 |
D.法律的功能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