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
(1)略无处:          (2)沿溯阻绝:         
(3)多趣味:          (4)哀转久        
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      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2分)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结合文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绝妙好辞
魏武①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②”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节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语》)
【注释】①魏武:指曹操。②齑(jī)臼(jiù):捣粉末的器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尝(▲)曹娥碑下(2)卿解(▲)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魏武(曾经)过曹娥碑下 B.杨修(跟从)
C.魏武(才)曰 D.女子(女人,与男人相对 )也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 分)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杨修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时先主新野(▲)(2)将军枉驾顾之(▲)
(3)耕于南阳(▲)(4)遂用猖獗(▲)
下列句中划线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谓计将安出(徐庶)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__________ ,但两文段内容各有侧重,请用一句话概括乙文大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 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训 督 学 者 皆 有 法 度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多所教也(他,范仲淹 ) B.见有先寝者,之( 责问 )
C.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之(为了) D.夜课诸生,读书食(睡眠、 饮食)

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
范仲淹受晏殊之请,在管理学校时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4 分)
夙夜优叹夙夜() B深人不毛不毛()
伤先帝之明以() D至于斟酌损益益()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 忠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回答下面题目。( 12 分)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下面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可爱者甚(pān ) B.出泥而不染(xū)
C.清涟而不妖 (zhū) D.可远观而不可玩焉(xiè)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l)香远清益:(2)亭亭净植:
(3)陶后有闻鲜:(4)乎众矣宜: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l)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