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B.具有“冷战”色彩 |
C.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 | D.加剧了西欧内部的矛盾 |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又有一些变化②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雅典早期政治制度(克利斯提尼改革前)比较,共同的特点是
A.以血缘为纽带 | B.以地域为纽带 |
C.君主专制 | D.法律至上 |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这一记述最有可能出自
A B C D
李斯为秦始皇时期的丞相,和珅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军机大臣。下面有关二人权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李斯所任的丞相下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而和珅所在的军机处下辖内阁、六部。 |
B.李斯为当时的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可以与御史大夫、诸卿朝议军政大事,报皇帝裁决;和珅经常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由皇帝裁决的军国大事,并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各部和地方官执行。 |
C.李斯可以参与国家军机大事,和珅根本不可能参与军机大事的讨论 |
D.无论是李斯还是和珅,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皇帝对军国大事的裁决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在本质上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