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填“甲”、“乙”)
(2)甲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 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 。(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时,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③研究电流大小与电阻的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
【广东省梅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福建省泉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丽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甲乙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湖南省长沙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物理部分)】小红为水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红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处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跟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若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S1 S2(选填“>”、“<”或“=”)
(2)小鹏之所以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迹,是因为他看到的燃烧的蜡烛A实际上是蜡烛B通过薄玻璃所成的等大的、 、 像。
【广东省茂名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 ;②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为 度.
【湖北省荆门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在学校游艺晚会上,小明表演的“巧测距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如图,桌面有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木箱,其中一个侧面MN是透明薄玻璃,箱内有一支蜡烛A。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他利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刻度尺、火柴测出了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方法如下:
(1)把蜡烛B放到箱子侧面MN的右侧桌面上并点燃;
(2)移动蜡烛B,直到 ;
(3)用刻度尺测出 的距离,就等于A到MN的距离。
在测量过程中,点燃蜡烛B是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