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①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①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这首诗写出了一个什么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在描写上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南歌子旅思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请赏析本词上片首两句“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阅读卜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 分)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①傅岩叟:稼轩友人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秋兴
程 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
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台。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隐洛阳时所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的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
“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