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6月9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然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经济学领域,面对风险,有人做过两个实验——
一是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赢2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结果,大部分人都倾向A。
二是同样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损失2000元,50﹪可能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倾向B。
看完这两个实验,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于是年轻人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一美术学院毕业的俊男,工作三年后竟形象丑陋,四处求医无效,遂拜见寺庙一高僧。高僧问:“你每日做些什么?”她说:“每天雕塑凶神厉鬼。”高僧说:“自今始,雕塑菩萨吧。”半年后,俊男又复当年风采。
请你依据上述材料,自选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威尔逊是假日酒店的创始人。一次,威尔逊和员工聚餐,有个员工拿起一个橘子就啃了下去。原来,那个员工高度近视,错把橘子当苹果了。为了掩饰尴尬,他只好装作不在意,强忍着咽了下去,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第二天,威尔逊又邀请员工聚餐,而且菜肴和水果都跟昨天一样。看到人都来齐了,威尔逊拿起一个橘子,像昨天那个员工一样,大口咬下去。众人看了看,也跟着威尔逊一样吃起来。结果,大家发现这次的橘子和昨天的不同,是用食材做成的仿真橘子,味道又香又甜!大家吃得正高兴时,威尔逊忽然宣布:“从明天开始,安拉来当我的助理!”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时,威尔逊说:“昨天,看到有人误吃了橘子皮,只有安拉一个人没有嘲笑他,反而送上一杯果汁;今天,看到我在重复昨天的笑话,也只有他没有跟着模仿。”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能吃未必爱吃,爱吃未必会吃。能吃的人,饕餮一生也未必知道自己在吃些什么;爱吃的人,可能止于追逐口齿的艳遇;而会吃的人,于寻常瓜菜中也能尽享无边风味。
《舌尖上的中国》:“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关于饮食,你有哪些故事、见闻、体验、感悟?请以“饮食的味道”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