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侵华国家中都有英国 |
B.侵略方式主要是军事侵略 |
C.侵略者都抵达过天津白河口 |
D.侵华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清徐栋《牧全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A.宰相制度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
C.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
D.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
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坐着在议事,各自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皇帝决定。电视剧乙:河南府爆发洪灾,内阁的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户部、工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 | B.汉、宋 | C.秦、明 | D.明、清 |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
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
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
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
D.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 |
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不包括
A.明清两代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社会 |
B.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黑暗局面 |
C.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 |
D.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