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经说过: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这样评价中日两国,三十年后,日本强盛,中国弱小。日本的考察团,考察政治体制,归而行之;中国的考察团主要是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购而用之。”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明朝一条鞭法中有利于“社会经济新现象的产生”的内容是
A.将田赋、徭役、杂役合并为一条 | B.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 |
C.赋税征收白银 | D.要根据当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
“实业救国”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①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商品的渗入③巩固了资产阶级对政权的控制④限制了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A.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 B.以发展资本赘言为目的 |
C.没有改变中国的政体 | D.没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义和团对后人最具激励作用的是
A.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 B.爱国主义精神 |
C.抵制外货,爱用国货 | D.民主和自由精神 |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 B.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
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 D.促成了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