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中这样描写:“他反复地呼吁对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他明白地翘首海外,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孙中山

A.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质,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其三民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对中国革命没有指导意义
D.在中国革命中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本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①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②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③经济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华步骤
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流行的抗日歌曲,词曲作者麦新最初是歌颂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歌词第二句“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原来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以下事件与二十九军有关的是()

A.安德馨血战山海关 B.宋哲元收复喜峰口
C.冯玉祥和吉鸿昌收复多伦 D.蔡廷锴坚守上海

有学者认为,以北伐战争为中心的国民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中国建立起对外独立自主、对内具备有效效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国民革命过程最能体现出其努力实现“对外独立自主”的历史事件是()

A.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寻找到这一“钥匙”最初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七大

在下表空白处填写最恰当的主题词是()

1894—1912年:社会变革,走向共和
1921—1935年:
1949—1956年:民族独立,制度革命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民族复兴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洗血前耻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