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A.联合周边的国家,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抗衡
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与共赢
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D.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A.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一现象表明()

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2,488,492(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
28,964,499
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明清时期的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根据这则材料,可以判断明清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