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H<0的平衡移动图形,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研究发现,奥司他韦可以有效治疗H1N1 流感,奥司他韦分子式为C16H28N2O4·H3PO4,
分子结构如图。下列有关奥司他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极性键,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
B.分子中含有酯基、氨基、苯环等官能团 |
C.1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
D.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界面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下面实例中涉及到的变化都属于“界面化学”的范畴。其中正确的是
A.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一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氧化为二氧化碳,可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
B.泄漏在海洋中的原油可被海洋生物迅速分解而除去 |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直接化合生成了水合氧化铁(Fe2O3、nH2O)的结果 |
D.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的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
通式为C6H5—R(R为-H、-C2H5、-OH、-SO3H、-NO2和–COOH)的6种有有机物,取等质量的6种物质分别混合于乙醚中,然后用苛性钠溶液进行萃取,振荡一段时间后,静置,能进入水层的物质有()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必要的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省略)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 | B.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发生氧化反应 |
C.实验室中分馏石油 | |
D.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苯酚钠溶液,验证醋酸、苯酚、碳酸酸性的强弱(不考虑醋酸的挥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