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使用了催化剂;图一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_______.
(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
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 t1~t2 |
t2~t3 |
t3~t4 |
t4~t5 |
t5~t6 |
| K1 |
K2 |
K3 |
K4 |
K5 |
则K1=_______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____ (用“>”、“<”或“=”连接).
Ⅰ.将铂丝插入KOH溶液中做电极,并在两极片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形成一种燃料电池,在该电池反应中,甲烷发生类似于燃烧的反应,根据以上判断:
(1)通甲烷的铂丝为原电池的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2)该电池工作时(放电)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它工作时的电池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
试回答:
(3)铅蓄电池正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
(4)工作时该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铅蓄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密度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下同),pH_______。
(6)如果用铅蓄电池做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当制得0.05molCl2时,在理论上电池内部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五种短周期元素D、E、F、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E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E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常用于考古断代,D和X同主族,F和Y同主族,F的多种化合物可用作化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将其单质转化为化合物,X和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回答下列问题:
(1)①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②由D和F,Y,Z所形成的最简单常见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③F、X、Z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④D、F、Z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写出它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2012年,罗马大学科学家制造出F4分子,则F4和F2两种单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②F、X形成的一种二元离子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爆炸性,该物质中X的质量分数是35.38%,,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Z单质和FD3发生置换反应,观察到有大量白烟生成,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请根据上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的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3中,Al作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
(3)实验4中的Al作正极还是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Al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负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在干燥管A中的块状白色固体为某种正盐,B中为淡黄色粉末,C中为白色粉末,并将A、B、C按图所示连接。打开活塞(1)(3)时,D中蜡烛火焰熄灭,C中白色粉末变蓝;当打开活塞(1)(2)时,D中蜡烛火焰变得更明亮;关闭活塞(1)时,A中反应可自行停止。
(1)装置B的淡黄色粉末是____________,干燥管C中的白色固体应为______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分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 mol/L的溶液l00mL,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主要仪器为:药匙、托盘天平、烧杯、量筒________、________和胶头滴管;
(2)本实验须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________g。
(3)容量瓶上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将称量好的碳酸钠晶体用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直接倒进所选的且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移至容量瓶中,晃动容量瓶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至离刻度线2cm处,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请指出上述操作中的两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